学校简介 学校荣誉
领导班子 校园图片
通知公告 校长讲话 视频新闻
校务公开 校园资讯 政策传真
家长学校 法制安全
特色德育 心理氧吧
课题研究 资源共享
高效课堂 语言文字
教坛精英
教师荣誉
Baidu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高效课堂
 
初中文言文高效阅读教学初探
时间:[2014年11月11日]  作者:[方春霞]  点击数:6384

初中文言文高效阅读教学初探

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今天,文言文这块 “世袭领地”上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其原因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语言本身的变化发展,以及语言环境的不同,文言文阅读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偏重字词句的详细讲解与死记硬背,偏重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而严重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与品味,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因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成了老师腻、学生烦的“困难大户”。如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种现状,让学生能够轻松的、愉快而又高效的学习文言文,我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的一些拙见写出来,期待各位专家以及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一、交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合作竞争相结合,这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

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主动学习带来上的愉悦和欢乐。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文言文,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都更为重要。

文言文预习的关键是依靠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同时让学生学会将文言字词句进行归类,同时借助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课文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魅力.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教师及时帮助释疑,并适时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断建立起自信。

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读注解。置注解于不顾,上课只会一门心思地记录老师的讲解,结果,教师讲得积极性越高,学生记得被动性越强,学习的过程也就越苦闷,成绩当然也提不高。布卢姆说:“据我们看,如果学生发现他的努力有所得益,便可能在一定的学习任务中花更多的时间。反之,便可能在一定的学习中受到挫折,但我们相信,如果学生对一项任务极为厌烦的话,他们迟早都会放弃的。”如果学会了读注解,用工具书,学生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激发起阅读兴趣。所以,教师不必一字一句的讲解,只需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帮助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课标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读书是自己的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主要依靠自己去解决,如果连读注解、查工具书的这种最起码的学习方法都不会,那根本就无从谈及探究学习。

另外在文言文中引导学生学会“猜译”。 猜译”可以调动积累,增加学生的知能储备。学生在接触一篇新文言文前,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能储备(现代文与文言文的一些语法知识),让学生不看资料书而去推测文句的意思,学生必然会把本篇中的文言词句与曾经学过的文言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然后用旧知来探求新知。这就便与把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丰厚文言知能储备。“猜译”可以丰富实践,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猜译”是一种极富力度的阅读实践活动,因为“猜译”不仅涉及到文言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还涉及到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联系,个体经验与新概念之间的联系,本篇中前句与后句的联系,句中前词与后词的联系。学生进行“猜译”,分析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猜译”可以辨伪存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会在“猜译”之后把推测出的词义与课下的注释(或翻译资料书,老师讲解)相对照,一般会对此质疑。

“猜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猜译”能力训练后,发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明显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前上课老师怎么讲学生就会怎么听,现在学生经常会针对某个词的解释提出不同的有价值的看法,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二是以前做课文配套练习时,学生对做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没有信心,“猜译”后,学生不再视之为畏途,理解的准确度也大大增加。

上课的时候对于字词句以及篇章的理解和把握,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竞赛,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开学生有没有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话还可以采用奖分的方式问问学生对文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者是有什么疑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位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诵读指导不放松,理品赏悟通全文,培养语感提素养,这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方法。

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文言文教学也应该在一定的语境即言语交际的环境(包括现场环境、人际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展开。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古人,从而带动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应该要比单纯地讲解字词要深刻得多。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众所周知,朗读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经过反复朗读,自己也就能领悟文章的旨意了。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和不同要求的诵读训练,以读促析,披文入理,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解疑,以读来串起学生直接感知文章语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赏析作品精妙所在的学习活动。

充分指导学生理读,品读,美读,悟读,个人自由读,比较读,集体读,评价读,总之重视对学生的诵读指导,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多读、读好、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美感,读出共鸣,并且在这个过程注重加强朗读指导,朗读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一步一步将理解和情感引向深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和文言素养。

在理读中译句解意。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形、意、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词义,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句意、段意和文意。学生自觉地在读中译句解意,比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效果会好得多。在品读中品出文章韵味,让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语句,探究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及其丰富的内涵,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修辞的巧妙;在赏读传达文章的内涵,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力求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将文章的内涵传达出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悟读中领会主旨,让学生是结合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师生共同分析、探讨, 研究文章主旨.

三.今古互动,读写结合,这是落实高效课堂的有力措施。

在文言文教学中,可采用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用于“文”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释性理解水平和应用性理解水平。为了做到古今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相互参照着阅读。例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时,可以对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的仗义行侠之“义”的异同,这样参照着读,学生不仅可以读出孟子在面对生与义不可兼得时,所做的抉择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舍生取义的不屈精神,还可以通过对比看到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力量显现,并让它绵延不绝。

将现代文与文言文互动。现代文与文言文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文言文教学在字词教学之后,完全可以按现代文教学一样进行内容教学,也就完全可以把新课程理念引进文言文教学之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内容的概括、结构的把握、中心的归纳、写法的分析都与现代文教学一样。比如要分析《狼》的教学中,我也把他当做一篇普通的小说,按照情节、环境、人物来组织教学,有现代文做铺垫,这篇课文学期来也就没那么难了。因此,大可不必把文言文的“文”的教学想象得那么艰难,也就没有必要把文言文的教学只作“言”的教学了。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孕育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要想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就必须学会文言文到写作素材,学到组材方法,学到写作技巧。如我在教《鱼我所欲也》因为这篇文章的论证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我马上让学生仿写一篇类似的议论文,这样让学生不仅读透这篇文言文,而且做到古今互动,读写结合,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学生还尝试写出了一些文言格式的议论文。在学习《口技》一课我马上让学生写一个场面,要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果写观看球赛的,写劳动场面的,写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的,写一场精彩演讲的,个个妙语惊人,选材广泛,特别是改变了一长用的直接叙述或正面刻画,多解他人的表现,还学运用环境描写进行衬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带来的惊喜。让我真正感受文言文教学达到这种境界才是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并且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充分实现课堂高效的延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是最要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文言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生活中就存在许多耳熟能背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得到老师的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就会大大消除。例如在上《出师表》一课时,我利用学生对三国的故事、人物略知一二,让学生说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教师一人谈效果要好得多。上《三峡》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三峡的自然风光,学生在美景中徜徉,自然在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不讲也想知道文中所以的内容与自己所见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里,教师不仅是作为一个参与者,更是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扮演好这个角色,才能顺势利导,作为“平等的首席”,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随机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文本。通过自身体验,化解阅读中的疑难,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评价、讨论,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只能把它作为例子与出发点。”他把阅读教学视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基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个阵地,并注重文言文教学的课内外结合,以便于学生开展真正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领悟文言文的语言魅力的同时还深刻感受文言文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学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积累了课内文言词汇和文言文特殊句式,就能“功在课内,利在课外”。因此在讲授完《狼》,我马上出示跟狼相近的文章《狼一则》、《狼三则》让学生增加了课外文言阅读,还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顺利做到举一反三。

因此在言文教学中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以前已经学过的文言知识和文言方法完成文言文的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分析课文,同时还及时引向课外的类文阅读中,真是“一石二鸟”做到“内外相生”, 充分实现课堂高效的延伸。

五、鼓励学生质疑解难探究,教学相长,实践延伸是高效课堂焕发的独特魅力。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要真正避免满堂灌,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合作探究,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

敢于提问是提高质疑能力的前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很少,是他们没有问题吗?不是。为何不问呢?原来,有的是怕问,引来同学的嘲笑,自卑心理作怪,另一类是不愿意问,心想重要的地方反正老师会讲,久而久之,就无问可提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提问意识并培养学生的提问兴趣。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关键,在这种氛围中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热情也上来了那么就能达到敢想、敢说、敢问。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提问有兴趣,就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把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去考其他同学,学生建立了提问的信心,养成了提问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就有了保障。

学生在提问时漫无边际,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在课堂上花功夫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培养质疑能力,渗透质疑方法指导,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想象创新,并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鼓励学生质疑解难,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激发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善问、达到学生乐问,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从而构建终生受用的学习能力。

另外我注意把课堂交给学生,很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自学,主动合作,愿意竞争的良性环境中进行,让评价激励机制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学习钻研的动力。如我在《狼》这课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分析了狼的这个形象之后让学生一起来分析一下屠户,并且模仿老师的方法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讲解我采取开展竞赛的办法进行,这样既培养的学生小组内的合作精神,也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同时及时有效的传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轻而易举的体现课堂高效的魅力。

同时在讲授这一课时,我很巧妙的引到生活实践中,我导入时说:前不久,我在网上看了一则消息:某学校晚上9点下自习,一学生因为打扫教室卫生就没有和其他同学结伴回家,当他路过一个小巷子的时候,看见三个歹徒手拿匕首,正围着一名路人抢劫,你知道这名路过的中学生看见这情况以后,当时是怎么做的吗? ----老师现在先不忙着给你答案,今天我们先学习一篇文言短篇小说《狼》相信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肯定会找到答案。上完课文学生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而且整节课学生都是兴致勃勃的,同时顺利将文言文的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东西学生往往感到很陌生,如何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用文本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是文言文长期焕发魅力的关键。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力争创造出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来。虽然尝试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如果能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绽放希望之花,真正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枯燥乏味的现状这也是很幸福的!这也是作为一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校园资讯

更多>>

德育导航

更多>>

教学教研

更多>>

英山县思源实验学校版权所有 地址:英山县城西新区 电话:0713-7770089
传真:0713-7770089 网站维护  E_mail:yftkmldm@163.com
技术支持 湖北同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鄂公网安备 42112402000092号